CONTACT US
联系我们
相关新闻
07
2023
-
04
古籍中记载白酒的健康及作用
作者:
千百年来,我国劳动人民就一直用白酒来解疲劳、提精神、祛寒镇痛、强身健体。
东汉班固《汉书食货志》称酒为“百药之长”
东晋张湛《养生要集》曰:“节芬剂而饮之,宣和百脉,消邪却冷”。
唐代“药主”孙思邈对酒有“少饮,和血益气,壮身御寥,避邪逐秽”和“作酒服,佳于丸散,善而易服,流行迅速”之说。
唐代陈藏器《本草拾遗》评价酒能“通血脉,厚肠道,润皮肤,散湿气。消忧发怒,宣言畅意。
明朝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有多处关于白酒效用的记载,如“面曲之酒,少饮则和血行气,壮神御寒”“适量饮酒可消冷积寒气,燥湿痰,开郁结,止水泄,治霍乱疟疾噎膈,心腹冷痛,杀虫辟瘴,利小便,坚大便”“烧酒,其味辛泄,升阳发热,其性燥热,
胜湿祛寒,故能怫郁而消沉积,通膈噎而散痰饮,治泄疟而止冷痛也”等。
清朝王士雄《随息居饮食谱》有云:“消冷积,御风寒,辟阴湿之邪,解鱼腥之气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“群经之首,大道之源”
的《易经》中多次直接或者间接地提到了酒。
《易经》需卦“九五”的“爻辞”说:“需于酒食,贞吉。意思是酒与其他食物一样,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必需品,是中正祥和、德泽万民的完美象征。
《易经》坎卦“六四”的“爻辞”说:“樽酒,簋贰,用缶,纳约自牖,终无咎。”即把酒看作正大光明、坚强刚毅、坦诚来往、克服困难、避免灾祸之吉祥物。
可见,从很早的时候开始,酒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酌友酱香酒,小酌一杯。
相关新闻